1“爱媛28”引种后的表现概述
1.1植物学特性
引种成功后,果树具有较强的抽枝能力,树梢长势同其他柑橘品种相比处于中等水平,整体长势偏旺。与当时市场中的“纽荷尔”品种相比,树叶叶片呈深绿色,形状略小且呈狭窄状,少数果树可形成“柳叶状”,果实略长。一般情况下在2月底萌芽,可经过3次~4次抽梢,平均长度为8cm~12cm。夏梢期阶段为5月~7月,极易发生徒长,长度为20cm~34cm,进入结果期后可减少夏梢的抽发。秋梢期为8月,该阶段叶片较大 。
进入花期,花呈白色,为椭圆形,花瓣为纺锤形状,多为4瓣~5瓣,花丝有16枝~22枝,呈分离状。花粉粉量中等,有5片萼片,子房为球型。始花期在3月的中下旬,盛花期为4月中下旬,在4月底至5月初为第一次生理落果。6月阶段开始第二次生理落果,7月~9月进入果实膨大期,进入10月下旬后,果实成熟,生理落果少有发生。在实践种植中发现,高接换种后结果期阶段,需要实施打撑固定,防止结果过多压断树枝。
1.2果实经济特性
果实呈扁短状的圆形,果皮颜色为橙红色,且薄、光滑,邮抱较大略微突出。平均果重达200g左右,最大为248g,囊瓣壁薄与白皮层连接较紧,剥皮不易、果肉呈橙色、柔软,果香浓厚,无核。在10月下旬即可成熟采摘,但不易储藏,经储藏后的果实果皮会变软,不易分离果肉和果皮。成熟后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在11%左右,减酸早,口感适宜 。
2“爱媛28”相关栽培技术概述
2.1选择合适的栽培基地
栽培基地应具备无污染、便利的交通和排灌、光照充足的条件,应有1m以上的土层深度且地下水位为1.5m以下,土质疏松且肥沃,土壤pH值为微酸性。如果要在丘陵山地地形地区种植,可选用坡度为下30°以下的缓坡坡地。
选好种植基地后开展挖掘施基肥作业,在一月下旬到二月下旬时期,按照3m的株距和坑距在栽培地开挖作业,栽培穴规格为长宽深均为1m。挖穴作业中,分开放置表层土和底层土,待栽培穴挖好后,结合回填土的性质可取畜类粪共60kg(猪、羊、牛)、禽类粪30kg(鸡、鸭、鹅),或者腐熟的“油菜饼3kg+过磷酸钙肥料2kg”用作底肥,按照一层肥一层土这样类推,分布均匀地在栽培穴中下部施入,在回填深度达到三分之二的高度时停止施肥。回填完后,栽培穴的土壤会高出原地面大概15cm左右,等到土壤下沉后,再实施挖穴移栽定植。丘陵山地地形应按照等高线实施开挖栽培穴。通常情况下,栽培穴数量应为66个~74个/667m 2 。

2.2移栽定植
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开展移栽定植工作,选择健壮的嫁接苗,在栽培穴中重新挖一个定制穴,规格为15cm~20cm。每穴栽一株,深度以苗木嫁接口高出地表5cm为佳。嫁接苗需要进行长距离运输时,需要将其根系在水中浸泡2h,打上泥浆后即可。栽种时应保持树苗正直,将根系尽可能伸展,不可直接与底肥接触,确保根系填充的土壤细碎化。栽植后用手轻轻向上提一下树苗,并用脚踏实土壤,及时浇水,在覆盖一层干的细土 。
2.3树苗管理
对于幼龄期树苗的管理,主要工作是防止土壤干旱板结、防止渍水,定期除草、定期施加氨肥帮助提苗,适时整形修剪。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,可在树苗树冠垂直投影以外的地区栽种绿豆、花生等矮秆作物,不仅可控制杂草生长,也可增加经济收益。
对于成年期树苗的管理,在定值后第六年,爱媛果即可进入结果盛期,在该时期应加大施肥量,每年均应实施2次土地施肥。在果实膨大期阶段,爱媛果对水分的供应十分敏感,为避免缺水造成的果小味酸,应及时实施灌水排旱,最好在上午10点实施灌水。每年还应定期修剪,促进树枝萌发,培养更多的结果母枝。可结合“开天窗”的方法对光照条件进行改善,对于结果较多的树枝应及时设立支柱,防止对枝条损伤影响下一年结果。
关于爱媛果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也十分重要,主要的病害有溃疡、疮痂病、烟煤病,可在发病初期选择噻菌铜、波尔多液、石硫合剂等多种农药进行交替喷雾防治。主要的虫害有红蜘蛛、黑刺粉虱、矢尖蚧、锈壁虱、天牛类害虫,可及时选用噻嗪酮、石硫合剂、哒螨灵、阿维菌素、松质酸钠、辛硫磷等农药实施交替喷雾治疗。在福建地区常见对虫害防治有效措施为套白色单层袋方法,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较好的虫害防治效果。
3结束语
综合上述,“爱媛28”作为早熟柑品种,比市面中的“纽荷尔”成熟期还要早1个月左右,果肉呈橙色,质地柔软、多汁水且囊衣薄,果实香气浓厚,也有“果冻橙”一称。为占据较好的市场,需要以过硬的栽培技术为基础,从而确保我国市场上鲜果供应需求,并起到对品种多样性补充的作用。